大咖课 | 新手父母,如何避开育儿坑?
父母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爱给孩子,然而很多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却对家庭教育不甚了解,踩了很多育儿坑。
近日,为了给更多家长提供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指导,真爱幼幼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光应老师做客直播间,以15年家庭教育实践经验给家长们分享了《五大硬核操作培养优秀宝宝》的讲座。
一、新生家庭优于原生家庭
何为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原生家庭的过日子理念不一定适合新生家庭,新生家庭的一些做法也不一定符合原生家庭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关于婆媳大战主题的电视剧长盛不衰,而收视率如CPI一样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老人对孩子的爱大多没有原则和界限感的,由着孩子的性子来的,父母刚刚建立起的规则,老人一带就立马打破。
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老人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偷偷给孩子看。
父母不给孩子总吃零食,老人却在孩子的眼泪汪汪中败下阵来。
……
刘老师强调:父母应当对孩子教育的主导权占到90%的比重。老人要学会得体地放手,父母也应脱离原生家庭去担当自己的新生家庭。
二、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中国很多家庭,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丈夫或妻子的属性顿时就变弱了,而父亲或母亲的属性顿时就变强了。父母的头像,变成了孩子的照片。父母的微信名,变成了XX爸XX妈。朋友圈,晒的永远是孩子。
刘老师认为,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亲子关系是配角,这样的家庭会稳如磐石。而如果亲子关系是家庭核心,而夫妻关系是配角,这样的家庭就会麻烦不断。
也就是说——好的婚姻,夫妻关系一定高于亲子关系。坏的婚姻,则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夫妻关系如果是家庭核心关系,就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三大好处:孩子会学到父母各自的优点;孩子会拥有强大的爱的能力;孩子会拥有强大的独立能力。
所以,一个家庭要想幸福美满,必须得做到要尽早学会和孩子分离。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
三、父母角色职责分工不同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各有分工的,完整的父爱和母爱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和支撑,父爱和母爱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父亲是孩子的安全卫士,运动健身教练,人际关系导师,学业职业和事业导师,孩子优良品格育成师,那么,母亲的五大角色职责,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的保健师,情绪情感的调节师,孩子自主自立成长的导师,孩子的婚恋导师,孩子成长状态的记录反馈师!
四、品格育成教育下的自我成才
一个人的人格建全,品行端正,比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更加重要。
3岁以下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品格教育呢?刘老师提出了一个原则:“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大人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形成示范。每一个小孩的成长过程都是不断观察和模仿成人的过程,尤其是品格教育,一味的抽象说教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深刻的体会,反而是成人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孩子品格的导向。
五、物权概念的培养
两至三岁孩子,有时会非常慷慨大方,有时却极为“自私”,甚至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物权概念还不稳定。
父母这时可以引导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权的概念,如:你、我,你的东西、我的东西。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东西要学会与别人分享,想用别人的东西需要商量。
刘光应老师的分享带给家长们很多启发,家长结合自身家庭情况积极与刘老师进行了提问与互动。未来,真爱幼幼将一如既往为大家带去更多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帮助孩子更加开心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