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
当宝宝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听到声音了
那么宝宝的听觉敏感期
在此期间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来促进宝宝听觉的健康发育呢?
带着这个问题,咱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一、用科学的方法,让听力“更上一层楼”
1人为地制造声音刺激的环境
丰富的居家声音环境是刺激宝宝听力的天然资源。家人的正常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关开门声、说话声等等,所有来自环境的声音对宝宝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父母要让宝宝有机会常常听到这些声音,接受来自外界的这些刺激,而不是将宝宝封闭在一个幽静的环境里。
2家人多同宝宝讲话
要提醒妈妈和宝宝讲话时,声音最好能清晰、优美,语调也要有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和注意力,宝宝也才会听得开心喔!除了妈妈以外,其他所有的家人,也应该多和宝宝说话、唱歌、逗笑,让他心情愉快,这不但可促进宝宝心理正常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宝宝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3在孩子耳边摇晃小铃铛
在听觉的敏感期,孩子对悦耳的声音是非常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用拍手、学各种动物的叫声等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使孩子寻找发声源,从而提高孩子的反应速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听觉刺激的铃声和音乐一定要柔和、动听,而且不宜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孩子很容易就会对此失去兴趣。
4利用各种能发声音的漂亮玩具
在孩子刚出生时,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常常是“各司其职”的,对外界的刺激还不能做出一致的反应。所以,此时家长最科学的做法就是,对他们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同时进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敏感度,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听觉和视觉协调发展。
5给宝宝听优美的音乐
为了促进婴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妈妈可以经常唱歌给宝宝听,唱些民歌、儿歌或内容健康、节奏感强、优美欢快的歌曲。美国有专家研究认为,莫扎特的乐曲对智力发展有益。播放乐曲要注意音量不宜过大,时间每次在10-30分钟为宜。
音乐不但能够使婴儿听力提高,还能使婴儿心情愉快,还可促进大脑发育。研究发现,儿童经8-9个月的音乐训练后,能明显提高他的时空推理能力。这种能力能帮助孩子认识模型、拼图及迷宫游戏。
6给宝宝机会聆听外面的世界
大自然是我们宝贵的课堂,它赐予我们无限学习和探索的可能。它淳朴、自然,具有切人工雕琢所无法比拟的价值。通过聆听自然,可以锻炼宝宝对声音的知觉,提高宝宝对不同声音的分辨能力,为分辨不同的语音做好准备。
二、用孩子爱听的“妈妈腔”同他说话
所谓“妈妈腔”,是指一种被很多妈妈发现和使用,并能促进孩子听力及智商提升的说话腔调。对于孩子来讲,当家长用“妈妈腔”与他们讲话时,他们就会感到很亲切,而且很容易理解。每个孩子都喜欢这种“妈妈腔”,更重要的是,这种“妈妈腔”能很好地促进孩子听觉能力的发展。
那么,妈妈腔有哪些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01发音清晰
不论你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甚或是用外语与宝宝交流,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发音清晰、明确,这是“妈妈腔”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只有清晰的发音才能使宝宝轻易地辨识和模仿你的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宝宝认识世界的桥梁。
02语句简短
太长的句子是说给成人听的,宝宝们还不具备区分并理解中心语、状语、定语的能力,更别指望他能体会到不同介词、连词给语句内涵带来的变化。所以,妈妈们要让孩子理解你的意思,就得牢牢记住“简短”这一秘诀,并随时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
03内容具体
回忆一下你自己的抽象思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又是什么时候成熟的?想清楚这一点,也许你就不会动不动对宝宝使用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词汇了。你可以告诉孩子“花儿真美丽”、“灯光好亮”,因为花儿和灯光都在他眼前,他也许能够体会到什么是“美丽”和“亮”。记住,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有着先具象再抽象的规律。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妈妈腔”的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听觉能力和智力水平。当然,“妈妈腔”并不限于妈妈一个人运用,爸爸、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都可以运用。
宝宝的听觉敏感期从出生时即开始
我们在这一阶段
不仅要有意识地提供丰富的听觉环境
还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视觉刺激
让视听觉协调发展
方可为接下来的语言发育打好基础
我们相信,用心的父母定能培育出聪明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