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3岁的孩子来说,绘本就像是书中牛奶,给孩子带来最初的精神营养,帮助他认识世界,习得生活规则,尝试理解和表达情感,形成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但阅读绝对不是天生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一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而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
一、阅读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有没有想过,因为我们见过太多“别人家爱读书的孩子”,所以才会下意识认为:孩子天生爱读书。
事实真的如此吗?
阅读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更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等到上小学,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爱上读书。
一般而言,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进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如何去阅读(Learn to read),二是如何通过阅读去学习(Read to learn)。
阅读涉及到多种能力与技巧,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这件事就和学走路一样,是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练习,最终才能熟练掌握这个技巧,从而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人们把0-3岁视为幼儿阅读启蒙黄金期,而3-8岁则是奠定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期。
不少家长对于阅读这件事已经有了“越早开始越好”的共识, 但关于 “怎样开始”,又是个不免让人发怵的问题。
二、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宝宝对阅读的接受和喜好,与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了解宝宝的心理特点,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
(一)根据孩子年龄段选择合适的绘本
1.0-1岁
(1)0-1岁孩子的认知发展
● 容易被花花绿绿的颜色吸引;
● 喜欢指认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球、大象、小猫,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 很难处理复杂的画面信息和太长的句子;
(2)0—1岁宝宝选绘本的要点
对于4个月以下的宝宝,推荐首选黑白卡片。(4个月以上选择彩色绘本。)这时候宝宝对彩色没有分辨能力,可以通过黑白卡片来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黑白卡片主要是以变化的图形、多样的轮廓,来促进新生宝宝的双眼注视,进而促进大脑发育。
4个月以上宝宝主要的选绘本的要点如下:
● 色彩鲜艳,字少、图大、单一;
● 有宝宝熟悉的事物和贴近生活的情节,比如睡觉、洗澡等;
● 情节简单、句式短小,具有重复性;
● 选择布书、圆角硬纸板书。
(3)给1岁宝宝这样讲绘本
● 多用简短的句子,1+1的结构,比如黑色的大猩猩,黄色的香蕉;
● 多用宝宝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大象在干嘛呢?大象在睡觉,宝宝也要睡觉;
● 多用重复的形式,晚安大象,晚安狮子,晚安宝宝;
● 指读,指着书上的大象描述:大象睡觉了。
2.1-2岁
(1)1-2岁孩子认知的发展
● 宝宝会对各种细节感兴趣,随时捏起树坑里的小石子,地上的碎纸片;
● 喜欢动手研究,去摸、去接触,用触觉探索世界;
● 对事物有自己的预设和喜好。
(2)1—2岁宝宝选绘本的要点
● 画面丰富,有各种细节元素;
● 故事的主人公是宝宝喜欢的,比如喜欢鱼,就买鱼的绘本;
● 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3)1—2岁宝宝这样讲绘本
● 逐页阅读,让宝宝一页一页翻,体验连贯的情节发展;
● 一问一答,指着画面问,小狗在做什么,雨伞是什么颜色的;
● 让宝宝寻找细节元素,很多绘本背景里隐藏着各种小细节,引导宝宝细致观察;
● 描述更具体,句子更长,比如一只黄色的小狗,飞快地跑到树下面;
● 用宝宝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提问,少问开放性问题,更符合宝宝的思维方式。
宝宝到了2岁,从18个月到24个月这阶段,他注意力更加集中,逐渐能加入到故事的情节中来,所以宝爸宝妈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多让宝宝参与。宝宝发现细节的能力特别强,常常自己指出“香蕉”,妈妈才发现,原来绘本画面里的角落草丛里,真的有一只香蕉呢。
3.2-3岁
(1)2-3岁孩子认知的发展
● 对某一类事物特别感兴趣,比如喜欢所有关于猫的东西,喜欢所有恐龙的东西;
● 对图画、语言和情节的理解能力更强;
● 宝宝会逐渐喜欢根据现实发挥想象。
(2)2-3岁宝宝选绘本的要点
● 符合宝宝的阅读偏好,绘本里有他喜欢的主人公;
● 有相对完整的句子,但不是大段描述;
● 爸爸妈妈自己能够对图画和故事展开联想,能够引导宝宝。
(3)给2—3岁宝宝这样讲绘本
● 让宝宝说说他的喜好、为什么喜欢,决定要讲哪一本或哪几本;
● 让宝宝讲讲他自己的故事版本;
● 启发独立思考,宝爸宝妈说上半句,宝宝说下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