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逗”宝宝的场景:
去朋友家做客时逗宝宝说:“爸爸妈妈今天不带你回家了,以后你就住在阿姨家吧。”
和宝宝猜拳,赢了就给TA棒棒糖,结果承诺不兑现,逗哭了宝宝。
出门的时候,故意藏在角落里让宝宝找不到,直到TA着急了,才出现……”
宝宝的天真单纯和呆萌可爱,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逗逗TA们。但很多时候,家长眼中的“有趣”,是以宝宝委屈、叫嚷、甚至哭闹为代价换来的。这并不是在“逗弄”宝宝,而是在“捉弄”宝宝呢!
“逗弄”和“捉弄”的区别
“逗弄”是以让宝宝快乐为前提,用宝宝能理解的方式做出让TA开心的事情。而“捉弄”则是利用宝宝的幼稚和天真,通过让TA担心、害怕、甚至是哭泣,来逗大人高兴。
所以,家长在与宝宝开玩笑时要控制好分寸,不要伤害到TA们。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方法,保护好宝宝不被他人捉弄。
坚决制止捉弄行为
无论是谁,如果碰到他们在捉弄宝宝,家长一定要及时阻止,不要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当宝宝受到这类伤害时,内心是非常无助和委屈的,此时宝宝需要有人站出来保护TA们,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理解宝宝的感受
当宝宝出现愤怒、悲伤等抗拒行为时,家长要成为宝宝的支持者,和宝宝说:“他们这样做你肯定很难受!”同时,也要坚定地和宝宝站在同一战线,TA们也会感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减少由于被捉弄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鼓励宝宝勇敢说“不”
家长要告诉宝宝,当别人不恰当的言行让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时,可以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要求对方停止这样的行为。一旦大人发现宝宝不配合自己,也就不会再继续捉弄TA。
有些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但对于宝宝来说却是大事。希望家长们能够尊重宝宝纯真的世界,爱护TA们幼小的心灵,让宝宝享受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