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在洗衣服,让爸爸陪宝宝玩,爸爸的一句话带出猪队友的不靠谱。
爸爸:咱们去玩吧,妈妈不要你了。
宝宝:(狂扑妈妈怀里)妈妈要宝宝,要宝宝!
妈妈:(紧抱宝宝)爸爸在开玩笑,妈妈永远都不离开宝宝。
有多少家长还在说这样不以为然的话呢?我们经常在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会说这样的话:
“你如果再这样我就走了……”
“你如果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你如果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给你买了……”
“你如果再哭我就让大灰狼把你抓走……”
父母这种育儿方法看似效果很好、却会对宝宝有强大的恐吓力量,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宝宝。
这些杀伤力的话对宝宝的影响:
一、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都知道安全感对0-3岁的宝宝尤为重要,但是它却看不见摸不着,父母很难短时间就看到安全感的缺失带给宝宝的影响。但是就是这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所带来的影响已经给宝宝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抹上一笔黑墨,直至老去也不会褪色,并且是你无法用任何东西所能清洗掉的。
二、影响宝宝的性格和行为
很多被类似这种语言“攻击”的宝宝,将来要么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会很自卑,要么就会同样具有“语言攻击”的行为,还有的就是缺乏对别人的信任,没有信任感,凡事都要自己来。而不管是哪种,对于他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发展都不会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所以,作为爸爸妈妈,我们不要对宝宝说“你如果再这样的话我就···”这种负面的话,要让宝宝即使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给予他们的爱,伴随着爱而成长。
父母应该这么做:
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们都知道宝宝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什么样,宝宝就会是什么样,而且本着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对宝宝负责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二、让宝宝在规则内自由选择
如果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学会制定规则,规则就是“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并且以尊重他人、尊重宝宝,尊重自己为前提”,让宝宝在规则内自由选择。比如宝宝想玩面粉,你可以给他盛一小碗,在你指定的区域随便玩耍,只要保证环境、他人和自己安全即可。
三、温和而坚定
如果说制定了规则而没有办法坚持那肯定不行,如果说坚持规则后,依然是用“语言攻击”的方式更不行,所以我们需要做到温和而坚定。用温和的态度坚定你的规则,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宝宝,一定会让你有意外收获。
四、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在处理宝宝问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不要情绪转移。妈妈要让宝宝知道“妈妈爱你”,当宝宝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但是妈妈帮他捡起来的时候,他还是会说一句谢谢的时候告诉他:“虽然你扔玩具这件事是不应该的,但是妈妈依然发现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宝宝,但是我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会保护好玩具的好宝宝!”
教育宝宝的路上,只有家长先成长和改变,才能在宝宝身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