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时节,天气逐渐凉爽,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些宝贝们陷入了入园就生病的“魔咒”,三天两头地生病。特别是刚上托育园的宝宝,还没适应园所的生活就先被各种疾病给击倒了,宝宝受罪,家长也倍受煎熬。
因此秋季入园后,宝宝陷入生病“魔咒”的这些原因以及必要的预防准备,家长心里一定要有底!
一、为什么很多娃入园就生病?
此前,YOYO老师在后台就听很多家长抱怨道,“为啥娃在家好好的,一上园所就各种生病?”其实,除了个别娃自身体质比较弱以外,原因还有就很多:
1. 季节交替
开学时间正是换季时节,因为温度忽高忽低,会使得多种病毒大量繁殖,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所以较容易感染疾病。同时入秋之后,早晚温差较大,宝宝在外玩耍奔跑后,大量汗水在捂干的过程中,也会很容易导致着凉。
2. 环境变化
有些宝宝适应能力慢,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园所的生活,心里难免会充满各种不安,进而产生烦躁、焦虑、哭闹、拒食等现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机体抵抗力会下降。
3. 交叉感染
在托育园,宝宝每天至少要接触十几个小伙伴,加之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4. 生活习惯
宝宝从被百般呵护的家中送到托育园,从饮食习惯和结构变化,到睡眠作息甚至排便习惯,都需要重新养成。
5. 卫生习惯
很多宝宝活泼好动,没有较强的卫生意识,饭前便后不洗手,极容易造成病从口入。
二、如何打破宝宝入园生病“魔咒”?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曾公布过一个“新生状况大调查”,结果显示:
近九成宝宝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宝宝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宝宝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
了解了导致宝宝生病的常见原因,家长又该如何打破这种“魔咒”?
1. 缓解焦虑
宝宝新入园都有一个适应期,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宝贝一起渡过难关。在最初入园的一两个月里,应多花时间来陪伴宝宝,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宝宝逐渐去适应接受新环境。除此之外,应该在家里多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做事,自理能力强的宝宝会很自信,在集体生活中有成就感,从而从中获得快乐,心情好了,生病的机率也相应减少了。
2. 合理的饮食结构
想要提高宝宝免疫力,营养搭配很重要,同时要培养宝宝自主进餐能力。
家长要给宝宝摄入足够的鱼、瘦肉、蛋、奶和豆制品,蔬菜水果营养均衡。合理安排宝宝的进餐时间、进食数量,尽量不吃零食、喝饮料,养成独立进食、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此外,入园后宝宝吃的都是有规律、按比例的各种营养餐,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宝宝每日进食情况,避免盲目增加家庭豪华晚餐,从而引起宝宝营养不均衡或消化不良而生病,可适当有一点加餐如水果、酸奶。
3. 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会宝宝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宝宝便后、饭前、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咳嗽喷嚏要掩口鼻,这些小细节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七步法,教会宝宝正确洗手 ↓
4.健康的作息习惯
充足的睡眠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宝宝贪玩,夜间不睡觉,家长也熬夜,久而久之宝宝过度疲劳,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所以,家长应及早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5.坚持户外运动
周末可以带宝宝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宝宝器官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提升宝宝的免疫力。
此外,户外活动还可以促进宝宝与更多小朋友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6.教会宝宝的4句话
家长要教会宝宝,一定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老师,我要尿尿/便便”“老师,我感觉冷”“老师,我要喝水”“老师,我吃饱了/没吃饱”。一定要会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生病的机率。
7.生病不适,在家休息是首选
如果宝宝生病了或者有要生病的前兆,在家休息是首选。此刻宝宝最需要的是及时就医、多休息,待疾病痊愈后再将宝宝送到园所。生病时去园所,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另一方面可避免传染给别的小朋友。
8. 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大部分流行性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避免如水痘、麻疹、手足口、流感等传染病。
入园阶段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会伴随着不同的小状况
需要给宝宝们适应的时间
家长们也要防患于未然
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